民國17年的7月25日老爸誕生於江西省吉安縣,正處於軍閥年代,

家中從事匯兌事務(外幣買賣),所以常往來於銀行,也受教育,

且自小就有奶媽帶大,所以家境算是良好。

 

38年左右開始撤離大陸,但必需為軍隊、政商要等等才能來台,

老爸為了進入青年軍,晚報二年的年齡(其實沒差),跟隨著部隊來台,

後面又進入了政工幹校體育科,畢業於民國45年(政校四期),

真是我的老學長啊…

那時政戰學校校地還是日建馬場,所以老爸說:一堆建設(精神堡壘等),

都是前幾期建立的,一直到現在…

政校畢業後,在步校擔任體育教官,幾乎在鳳山遊走,也曾帶領部隊球隊參加比賽。

 

民國56年間,因為帶領的球隊要出國比賽,而老爸因為被「保防官」查到曾與泰國女友聯絡,

(研究後係因可透由東南亞往返回大陸家鄉,故以通信認識泰國女友,以跳戒嚴時期通信限制)

故審核不准出國,退意萌生;但在當時除非是重大疾病等才能退伍,否則就需服役終身,

所以後面隨意找了個理由動了切除了肺葉的小手術,在三總(現汀洲路)院內晃了一年,

終於核定於57年退役,結束了13年的軍旅生涯(依榮民證資歷得知)。

 

很不幸,老爸那時還是位老煙槍。(後來有影響到)

 

退伍後,拿了退伍金開了間雜貨店,後居於木柵、景美附近;

店常三開四關,朋友、同學一來就關門打麻將,店也沒什麼在顧,所以後面幾乎都虧很大。

 

但老爸經過永和中正橋前的路,他曾說:

「哦…這裡我退伍時一大塊地幾塊,不過我差幾千就可以買了…」

我回:「如果買了,現在可能也發了吧,呵…」

老爸也哈哈笑…

 

其實老爸40歲前的脾氣都不是那麼的好,沒像我想像中的那樣,或許比較嚴肅些,

可能是過去當教官的關係及社會風氣,所以態度到當了老師後才慢慢的改變。

 

後透過部隊同事推薦當了代課老師(中國海專等),也進了士林國中,

於60年後成了正式的體育老師,開始教課的日子。

任職老師4-5年後和老媽結婚;隨之,我就出生囉!

而我報到時老爸已47歲了…

隨著老爸教師的生涯進級,後來回母校(政戰學校)補修學分,也至師範大學修得碩士,

我二年級還曾被爸爸教過一年的體育課,那時我還記得考試是考手托排球,我連續了42次(未落地),

當然得到了不錯的成績,呵呵…

看著自己兒子一天天慢慢的長大,正在煩惱未來的我要從事什麼時,

即在81年(62歲)將兒子送入中正預校;我雖然百般的不願意,但是還是要聽爸爸的話,

而走的路似乎和老爸相同…

 

那三年間。家裡暫時少了一位成員,老爸抽空南下就會去看看他頑皮的兒子,

順便也找找南部的老同事及長官等敘舊,順便打打麻將;

高雄對老爸而言,一點也不陌生、無聊,似乎四處充滿著他的回憶和過去,

到哪都可以聊到他的過去甚至走過的痕跡及故事。


81年12月20日的中正預校司令台前大廣場,那時老爸假日來會客,於校內拍照留念

 

待續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ecos的遊樂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